异俗二首阅读答案-李商隐,鬼疟朝朝避,春寒夜夜添

发布时间: 2020-04-08
异俗二首
李商隐
鬼疟朝朝避,春寒夜夜添。
未惊雷破柱,不报水齐檐。
虎箭侵肤毒,鱼钩剌骨铦。
鸟言成谍诉,多是恨彤幨。
户尽悬秦网,家多事越巫。
未曾容獭祭,只是纵猪都。
点对连鳌饵,搜求缚虎符。
贾生兼事鬼,不信有洪炉。
注:徐逢源云:“此诗载《平乐县志》,原注下又有‘偶客昭州’四字。”《世说新语.雅量》:“夏侯太初尝倚柱作书。时大雨,霹雳破所倚柱,衣服焦烂,神色无变,书亦如故。宾客左右皆跌荡不得住。”铦(xin):锋利。彤幨(chn):红色的车帷,借指刺史。汉代刺史“传车掺驾,垂赤帷裳”(见《后汉书•贾琼传》)幨:一作“襜”。贾生事鬼: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文帝向贾谊问鬼神之本事。洪炉:指天地造化的自然之道。《庄子•大宗师》:“今一以天地为大炉,造化为大冶。”
14.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句以“避”字发端,对疟疾的流行,居民多数迷信巫师、崇拜鬼神,采取逃避的办法。当地儒生信求天地大业,不事鬼神。
B. 诗人认为当地的自然气象与中原不同。春寒,故云“夜夜添”。当地雷雨多,习以为常,故云“未惊”。洪水发作无时,故云“不报”。
C. 诗中记录了百姓为了解除老虎的威胁,用毒箭射杀老虎,同时还向巫师寻求缚虎的符咒。
D. 此诗围绕“异俗”而构思,诗人以高度凝炼的语言,概括了晚唐昭州的气候环境、风土民俗、人文风化、社会状况。
15. 诗人用心布局,以“异俗”为题,在诗中作者如何体现“异”,请结合全诗分析。

【答案】
14. A   
15. 避疟风俗之异:首句焦点在“朝朝”,强调岭南多疟疾,一年四季天天都要避疟,且向巫师寻求缚虎的符咒。自然现象之异:描写当地气候环境、多雷雨,洪水无常。生活习俗之异:猛兽出没,百姓张网防兽,盛行巫祝活动。当地人有不杀豪猪,且流行一线多饵钓甲鱼的风俗。社会人文之异:当地百姓尚未开化,民风刁蛮。到官府告状都说土语,不会说“官话”,多是控告当官的。

【解析】
【14题详解】
A项,“当地儒生信求天地大业,不事鬼神”错误。“贾生兼事鬼,不信有洪炉”,“贾生事鬼”,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文帝向贾谊问鬼神之本事;“洪炉”,指天地造化的自然之道。并不能推断出“当地儒生信求天地大业,不事鬼神”。
故选A。
【15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理解诗歌内容及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诗人用心布局,以‘异俗’为题,在诗中作者如何体现‘异’,请结合全诗分析”,需要结合诗歌内容分析“异”的表现。“鬼疟朝朝避,春寒夜夜添”,强调岭南多疟疾,一年四季天天都要避疟。“未惊雷破柱,不报水齐檐”,当地气候异常,多雷雨,而且多洪涝灾害等。“虎箭侵肤毒,鱼钩剌骨铦”“点对连鳌饵,搜求缚虎符”,百姓张网防兽,盛行巫祝活动,流行一线多饵钓甲鱼的风俗。当地人民的生活习惯特异。“鸟言成谍诉,多是恨彤幨”,到官府告状都说土语,不会说“官话”,多是控告当官的。当地人文风俗习惯与众不同。


相关阅读
1 微雨·初随林霭动翻译赏析_微雨·初随林霭动原文_作者李商隐

《微雨初随林霭动》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商隐。其古诗全文如下: 初随林霭动,稍共夜凉分。 窗迥侵灯冷,庭虚近水闻。 【前言】 《微雨》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此诗前两句写傍 【查看全文】

2 《筹笔驿·猿鸟犹疑畏简书》阅读答案与翻译-李商隐,概括诸葛亮功业未就的原因

筹笔驿① 李商隐 猿鸟犹疑畏简书,风云常为护储胥②。 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③走传车。 管乐有才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 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 【注】①筹笔驿 【查看全文】

3 《潭州·潭州官舍暮楼空》阅读答案-李商隐

潭州 【唐】李商隐 潭州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入望中。 湘泪浅深滋竹色,楚歌重叠怨兰丛。 陶公战舰空滩雨,贾傅承尘①破庙风。 目断故园人不至,松醪一醉与谁同。 【注】①承尘 【查看全文】

4 《江上·万里风来地》阅读答案-李商隐

江上 李商隐 万里风来地,清江北望楼。 云通梁苑路,月带楚城秋。 刺字从漫灭,归途尚阻修。 前程更烟水,吾道岂淹留。 [注]:梁苑,一名梁园,西汉梁孝王刘武所建园围,故址在今 【查看全文】

5 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翻译赏析_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原文_作者李商隐

《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作者为唐朝诗人李商隐。其古诗全文如下: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 【查看全文】

6 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翻译赏析_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原文_作者李商隐

《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商隐。其古诗全文如下: 匝路亭亭艳,非时裛裛香。 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 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 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