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其十九)阅读答案与解析-李白,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发布时间: 2019-12-31
古风(其十九)
李白①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②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
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③
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
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诗为古体组诗其中一首,开头两句分别交代了游仙之地和所遇之仙,即西岳华山的莲花峰和明星仙子,展现出一个奇异瑰丽的神话世界。
B. 三到六句紧承第二句,具体描写明星仙子的美好形象,既有肌肤之美,又有超然神韵,从不同角度描绘出一幅栩栩欲活的仙女飞天图。
C. 七到十句写明星仙子邀请诗人共登云台峰晤见卫叔卿的情景,诗中用卫叔卿的故事暗暗关合自己的遭遇,表达自己不事权贵、傲岸不羁的性格。
D. 本诗与《蜀道难》手法上有诸多相似处,如这里的“豺狼”与“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里的“豺狼”都喻指叛军,此外两诗均多处运用联想与夸张的手法。
15. 本诗前十句和后四句在内容、写法、思想情感等方面均有很大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14. D 
15. ①内容,前十句写游仙,写明星仙子邀请诗人共登云台峰晤见卫叔卿的情景,营造出美妙洁净的仙境;后四句写现实,转写安史之乱叛军攻破洛阳后恣意凌虐中原的情景,描写血腥污秽的人间。②写法:前十句运用虚写(想象)用的手法,文风飘逸,体现出浪漫主义风格;后四句,为实,文风沉郁,体现出现实主义风格。③思想情感:前十句表达出渴望超脱尘世、独善其身的出世思想;后四句表达出憎恨安史叛军、忧国忧民的入世思想。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理解诗歌内容及赏析诗歌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认真审题,注意把握诗歌内容的理解,准确把握诗歌的艺术手法及思想情感。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选项D,本诗主要运用想象的手法。此诗写法奇特,前十句虚拟游仙之事,后四句忽然转入现实,前后形成鲜明对比。于此亦可见李白诗天马行空、想象奇诡之处。故选项D。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的手法、鉴赏诗歌的情感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认真理解诗歌内容,把握题干的要求,回归诗歌的文本内容,准确把握诗歌的手法和情感。本题题干问的是:本诗前十句和后四句在内容、写法、思想情感等方面均有很大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诗中虚构了一个虚无缥缈的仙境,以此反衬中原地带叛军横行,人民遭难的残酷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安史叛乱的谴责。萧士赟注认为"此诗似乎记实之作,岂禄山入洛阳之时,太白适在云台观乎?"郁贤浩《李白选集》云:"疑安史乱起时,李白正在梁苑(今河南商丘)至洛阳一带,目睹洛阳沦陷,乃西奔入函谷关,上华山。此诗为天宝十五载春初在华山作。"朱谏注认为此时李白在庐山隐居。总之此诗写法奇特,前十句虚拟游仙之事,后四句忽然转入现实,前后形成鲜明对比。于此亦可见李白诗天马行空、想象奇诡之处。这是一首用游仙体写的古诗,诗中表现了诗人独善兼济的思想矛盾和忧国忧民的沉痛感情。


相关阅读
1 对酒忆贺监二首(其一)阅读答案与翻译-李白,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

对酒忆贺监二首(其一) 李白 太子宾客贺公,于长安紫极宫一见余,呼余为谪仙人,因解金龟换酒为乐。殁后对酒,怅然有怀,而作是诗。 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 长安一相见,呼 【查看全文】

2 殷十一赠栗冈砚翻译赏析_殷十一赠栗冈砚原文_作者李白

《殷十一赠栗冈砚》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殷侯三玄士,赠我栗冈砚。 洒染中山毫,光映吴门练。 天寒水不冻,日用心不倦。 携此临墨池,还如对君面。 【查看全文】

3 李白写的诗有哪些

李白写的诗有哪些 1、《 赠汪伦 》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 望庐山瀑布 》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查看全文】

4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阅读答案-李白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李白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 【查看全文】

5 千里思·李陵没胡沙翻译赏析_千里思·李陵没胡沙原文_作者李白

《千里思李陵没胡沙》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李陵没胡沙,苏武还汉家。 迢迢五原关,朔雪乱边花。 一去隔绝国,思归但长嗟。 鸿雁向西北,因书报天涯。 【前 【查看全文】

6 古风·燕臣昔恸哭翻译赏析_古风·燕臣昔恸哭原文_作者李白

《古风燕臣昔恸哭》作者为唐朝诗人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燕臣昔恸哭,五月飞秋霜。 庶女号苍天,震风击齐堂。 精诚有所感,造化为悲伤。 而我竟何辜,远身金殿旁。 浮云蔽紫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