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①。
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②。
漉③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④。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注]①榛曲:草木丛生的偏僻之处。②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化用《孟子·离娄》“沧浪之水清兮,可 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灌我足”句意。③漉:过滤。④近局:近邻。
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诗以诗人一天耕作完回家路上和到家之后的活动为描写对象,展现了诗人回归园田后的具体生活。
B.“崎岖历榛曲”渲染出当时社会动荡下世途之艰辛与生活之艰难,形象地道出诗人离开官场时受到的重重阻挠。
C.从“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两句中可以看出诗人与近邻农户相处友好、往来密切的景况。
D.“欢”宇下着一“来”字,自然传神。此情此景,引得诗人怨起“夕”时短暂,兴致难尽。
8.这首诗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和《归园田居(其一)》有相似之处。请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6分)
答
7.B B项,“形象地道出诗人离开官场时受到的重重阻挠”理解不当。“崎岖历榛曲”,回家的道路坎坷崎岖,荒芜曲折,渲染出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所致道路的荒凉和艰难,透露出时代特定背景的影象。诗人是借此透露出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生活的艰难。故选B。
8.①直抒胸臆。《归园田居(其五)》,“怅恨独策还”,诗人辛苦了一天,孤独无伴,只身还家,难免怅然生恨。《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厌恶,对自然的热爱。
②借景抒情。《归园田居(其五)》,写“山涧”清浅正是诗人坦然自适心态的自然流露。《归园田居(其一)》,“方宅十余亩……鸡鸣桑树巅”等景物描写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
③借事抒情。《归园田居(其五)》,漉“新熟酒”“招近局”“代明烛”这些生活小事表现了诗人的潇洒自如和自得其乐。《归园田居(其一)》,“开荒南野际”一事则写出了诗人归隐后内心的宁静。
简析
《归园田居五首》是东晋诗人陶渊明创作的组诗作品。第五首诗讲述了诗人耕种归来的活动。其虽看似清淡,但其内蕴醇厚,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欣然自得之情。
【翻译】
我怀着怅恨情拄杖回家,崎岖的小路上长满荆棒。山洞里的流水又清又浅,可用来洗我足振奋精神。滤一滤我那新酿造的酒,杀一只小鸡儿招待近邻。日落后房屋里已经昏暗,没明烛也只好点燃柴薪。欢乐时都怨恨夜间大短,不觉中又看到旭日照临。
相关阅读
1 归自谣阅读答案-冯延巳
归自谣 [五代] 冯延巳 寒山碧①,江上何人吹玉笛?扁舟远送潇湘客②。 芦花千里霜月白,伤行色,来朝便是关山隔。 【注释】①碧:在古诗词中常作为一种伤心色。②潇湘客:去往潇湘的 【查看全文】
2 秋日再寄阅读答案-晁采,珍簟生凉夜漏余,梦中恍惚觉来初秋日再寄 晁采① 珍簟生凉夜漏余,梦中恍惚觉来初。 魂离不得空成病,面见无由浪②寄书。 窗外江村钟响绝,枕边梧叶雨声疏。 此时最是思君处,肠断寒猿③定不如。 [注]①晁采,唐 【查看全文】
3 酬李端校书见赠阅读答案-司空曙酬李端校书见赠 司空曙 绿槐垂穗乳乌飞,忽忆山中独未归。 青镜流年看发变,白云芳草与心违。 乍逄酒客春游惯,久别林僧夜坐稀。 昨日闻君到城阙,莫将簪弁胜荷衣。 【注】簪弁 【查看全文】
4 点绛唇·绍兴乙卯登绝顶小亭阅读答案-叶梦得,缥缈危亭,笑谈独在千峰上点绛唇绍兴乙卯登绝顶小亭 叶梦得 缥缈危亭,笑谈独在千峰上。与谁同赏,万里横烟浪。 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空惆怅。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 【注】叶梦得( 1077-1148),南宋主战 【查看全文】
5 蝉阅读答案-虞世南,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蝉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注释】緌(ru):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 藉(ji):凭借。 【查看全文】
6 庆庵寺桃花阅读答案-谢枋得庆庵寺桃花 谢枋得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注:谢枋得,南宋文学家。他生活的时代,南宋政权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人民过着动荡不定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