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洗春容,平田已见龙。
祭鱼盈浦屿,归雁回山峰。
云色轻还重,风光淡又浓。
向春入二月,花色影重重。
【注】①《咏廿四气诗》是一组依据气候、农事活动、民俗等吟咏二十四节气的诗歌,组诗见于敦煌文献的两个卷本。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首句紧扣主题,点出此时节雨水的作用,与同样写春雨宝贵的《春夜喜雨》一诗侧重点有所不同。
B.颈联对仗工整。天上“云色”对地面“风光”,“轻还重”对“淡又浓”,以云气光影变化巧写时节特点。
C.作者将“獭祭鱼”“鸿雁来”等季节物候现象融入诗歌,语言质朴无华,画面有盎然春意,且富有情韵。
D.整首诗歌白描勾勒,一句一景。全诗布局讲究,整体勾勒与局部描写结合;视角富于变化,错落有致。
15.诗句“平田已见龙”的“龙”有多种解释。一说龙通“茏”,指一种水草;一说龙指蚯蚓或者小蛇;一说龙是春回时见于地平线的星宿“青龙”。请根据诗歌内容和构思等说说你的选择和理由。(6分)
答
14.D 【解析】“一句一景”有误,“向春入二月”不是写景。
15.示例一:选择茏这一解释。以田野上已经可见茏草写出春雨之后草木萌发,符合物候特征,以物之“新”与前一句的雨呼应,凸显雨的魅力,且形成面与点的巧妙结合。
示例二:选择蚯蚓或小蛇。既符合春回大地蛰虫醒来活动的特点,也与整首诗中作者选择富有活力或动态的物象特点一致。
示例三:选择青龙星宿。既实写可见地平线上的星星,也凸显雨后春容之净,点出春回大地的时令特点,将空间变化与时间变化结合起来,意蕴更丰富。(答案要点从内容贴近、构思巧妙、表达效果等角度言之成理即可;如果有学生认为"龙"就是有多义性,除了题目所给解释还可以理解成"布雨之龙"“似云气之龙”,言之成理也可以适当给分)
相关阅读
1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阅读答案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 岑参 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春风曾不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③,青山过武威④。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 【查看全文】
2 《和陈述古拒霜花》《木芙蓉》阅读答案和陈述古拒霜花 [北宋]苏轼 千林扫作一番黄, 只有芙蓉独自芳。 唤作拒霜知未称, 细思却是最宜霜。 木芙蓉 [南宋]吕本中 小池南畔木芙蓉, 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 【查看全文】
3 关汉卿《大德歌·冬景》和柳宗元《江雪》阅读答案大德歌冬景 [元]关汉卿 雪粉华,舞梨花,再不见烟村四五家。密洒堪图画,看疏林噪晚鸦。黄芦掩映清江下,斜缆着钓鱼艖。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查看全文】
4 黄鹤楼阅读答案-2021年鄂州中考古诗鉴赏真题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有 【查看全文】
5 念奴娇·题镇江多景楼,用坡仙韵阅读答案-白朴念奴娇题镇江多景楼,用坡仙韵① 白朴 江山信美,快平生,一览南州风物。落日金焦②,浮绀宇③,铁瓮④独残城壁。云拥潮来,水随天去,几点沙鸥雪。消磨不尽,古今天宝人杰。 【查看全文】
6 舟师阅读答案-俞大猷,倚剑东冥势独雄,扶桑今在指挥中舟师 [明]俞大猷① 倚剑东冥②势独雄,扶桑③今在指挥中。 岛头云雾须臾尽,天外旌旗上下翀④。 队火⑤光摇河汉⑥影,歌声气压虬龙宫⑦。 夕阳景⑧里归篷近,背水阵奇⑨战士功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