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与义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注】此词是词人在建炎三年(1129年)避金兵流寓湖南、湖北一带逢端午感怀今昔而作。
15.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篇两句写词人在端午节高咏《楚辞》,既有对屈原的怀念,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B. 词人由眼前的榴花联想到昔时鲜红的舞裙,突出了昔日宴饮的热闹与词人的意气风发。
C. 上阕末句“满帘风”衬托出客人不知亡国恨而一味高歌的快意,表达了词人内心的悲愤。
D. “试浇桥下水”与苏轼“一尊还酹江月”句,写了相同的行为,但寄寓的情感却不相同。
16. 词的下阕是如何抒发词人感情的?请简要分析。
答
15. C
16. ①直抒胸臆,“万事一身伤老矣”一句写出词人心忧万事却孑然一身、垂垂老矣的境况,表达了词人报国无门的感慨;②借景抒情,“戎葵凝策”用拟人手法,表达了对自己落魄处境的自嘲;③用典抒情,“湘中”用屈原典故,词人用酒凭吊屈原,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C.“高歌”的是词人自己,不是客人;“无人知此意”是没有人理解自己,而不是“客人不知亡国恨”。
故选C。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词的下阕,基调更为深沉。“万事一身伤老矣”,这一声长叹,包涵了作者对家国离乱、个人身世的感慨之情。写出词人心忧万事却孑然一身、垂垂老矣的境况,表达了词人报国无门的感慨;
“戎葵凝笑墙东”句,是借蜀葵向太阳的属性来表达自己始终如一的爱国思想,也暗含对自己落魄处境的自嘲;
“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面对湘江作者祭酒的虔诚,加上这杯中之酒肯定会流到汨罗江的联想,因而滔滔江水之中,融合了词人心灵深处的感情。从高歌其辞赋到酹酒江水,深深地显示出词人对屈原的凭吊,其强烈的怀旧心情和爱国情感,已付托于这“试浇”的动作及“桥下水,今夕到湘中”的遐想之中。
相关阅读
1 题景苏堂竹阅读答案-道璨,一叶复一叶,也道几翻覆
题景苏堂①竹 道璨 一叶复一叶,也道几翻覆。 一点复一点,书墨要接续。 亲见长公②来,一节不肯曲。 见竹如见公,北麓③能不俗。 回首熙丰④间,几人愧此竹? [注]①景苏堂: 【查看全文】
2 送浑将军出塞(节选)阅读答案与赏析-高适送浑将军出塞(节选) 高 适 控弦尽用阴山儿,登阵常骑大宛马。 银鞍玉勒绣蝥弧,每逐嫖姚①破骨都②。 李广从来先将士,卫青③未肯学孙吴④。 传有沙场千万骑,昨日边庭羽书至。 【查看全文】
3 关河令阅读答案-周邦彦,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关河令 周邦彦①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②,云深无雁影③。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注] ①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 【查看全文】
4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阅读答案-阮籍,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 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 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 但恨处非位 【查看全文】
5 《田家》《夏日田园杂兴(其一)》阅读答案田家 欧阳修 绿桑高下映平川,赛罢田神笑语喧。 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 夏日田园杂兴(其一) 范成大 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 采菱辛苦废犁锄,血指流丹鬼 【查看全文】
6 卢龙塞行送韦掌记阅读答案-钱起,雨雪纷纷黑山外,行人共指卢龙塞卢龙塞行送韦掌记 钱起 雨雪纷纷黑山外,行人共指卢龙塞。 万里飞沙咽鼓鼙,三军杀气凝旌旆。 陈琳③书记本翩翩,料敌张兵夺酒泉。 圣主好文兼好武,封侯莫比汉皇年。 【注】①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