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木兰庙原文_题木兰庙翻译赏析_作者杜牧

发布时间: 2017-09-06

  《题木兰庙》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牧。其古诗全文如下:
  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
  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
  【前言】
  《题木兰庙》是唐朝诗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本诗通过对人物形象的生动刻画和细致的心理描写,塑造了一位光彩照人的巾帼英雄的感人形象。诗人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集中表达了郁结于木兰心中的凄楚与忧伤,可谓“字字客中愁,声声女儿怨”,把女英雄的思想境界推向高峰,从而突出了这首诗的主旨。
  【注释】
  ①木兰庙:《太平广记》云,黄州黄岗县(今属湖北武汉市黄陂区)木兰山,在县西一百五十里,今有木兰乡。木兰是一个民间传说故事中的人物,其故事可能产生于后魏,关于木兰的姓氏后人众说纷纭,应信有其人。
  ②弯弓征战:言木兰代父征戎,勇敢善战。
  ③“梦里”句:言木兰虽着戎装,仍思恢复和平环境下的少女生活。
  ④拂云堆:《元和郡县志》:“朔方军北与突厥以河为界,河北岸有拂云堆神祠,突厥将入寇, 必先诣祠,祭酹求福。在今内蒙古自治区的乌喇特西北,堆上有明妃祠。
  ⑤明妃:指王昭君。
  【翻译】
  手挽强弓南征北战扮做男子汉,但是梦中曾经和女伴们一起给眉毛描纹。有多少次思念着回故乡还手持酒杯,到拂云堆上去祭王昭君。
  【赏析】
  诗人一开头先从人物形象的外部特征落笔,用“弯弓征战”四个字,不但活灵活现地描绘出这位巾帼英雄的非凡气概和神韵,而且生动地再现了她征战十二年的戎马生涯。接着诗人进一步把笔触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梦里曾经与画眉”。木兰姑娘虽身着戎装,南征北战,在血与火的考验中,不愧为英雄好汉。然而另一方面,她何尝不希望早日结束征战生涯,向往和平宁静的少女生活。“梦里”、“画眉”形象地表达了英雄的女儿情怀和对美好生活追求的憧憬。如果说,“弯弓征战”是表现这位巾帼英雄外在的“阳刚”之美,那么,“梦里”、“画眉”则是表示英雄内在的少女本色,使得对人物的描写入木三分,有血有肉,增强了诗的艺术魅力。
  诗歌的最后,陡翻新意,生发出卓特的史论。木兰把酒思乡的时候,居然想到了汉朝远嫁番邦和亲的明妃王昭君。诗歌在构思上和诗意上的跳跃,细想,她们之间有着太多的相似了,正是这些相似,才能藉此来抒发花木兰内心的郁结。一则,她们二人都是女子;再者,二人都是离家别亲来到边塞;更为重要的是:虽然她们的身份、经历以及到边关的原因各不一样,但是她们这两位弱女子的身上都承载着家国、民族的重大责任,她们是来为国纾难的。这样的重任本应是男性担当的,现在却让两位红颜女子来背负,并且还要承受着离别的痛苦,在男权社会中,这是不正常的。难怪中唐诗人戎昱在《咏史》一诗中对这一历史现象发出了如此的质问:“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这便是杜牧在此诗中没有直接发出,但却深蕴其中的议论,新见迭出,确实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这首咏史绝句写得很有特色,一没有引用典故,二没有发表议论,而是通过对人物形象的生动刻画和细致的心理描写,塑造了一位光彩照人的巾帼英雄的感人形象。诗人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把女英雄的思想境界推向高峰,从而突出了这首诗的主旨。


相关阅读
1 怀钟陵旧游阅读答案-杜牧,滕阁中春绮席开,柘枝蛮鼓殷晴雷

怀钟陵旧游 杜牧 滕阁中春绮席开,柘枝②蛮鼓殷晴雷。 垂楼万幕青云合,破浪千帆阵马来。 未掘双龙牛斗气,高悬一榻栋梁材。 连巴控越知何有?珠翠沉檀处处堆。 [注]①钟陵,今南 【查看全文】

2 送国棋王逢翻译赏析_送国棋王逢原文_作者杜牧

《送国棋王逢》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牧。其古诗全文如下: 玉子纹楸一路饶,最宜檐雨竹萧萧。 羸形暗去春泉长,拔势横来野火烧。 守道还如周优柱,鏖兵不羡霍嫖姚。 得年七十更万 【查看全文】

3 江上雨寄崔碣翻译赏析_江上雨寄崔碣原文_作者杜牧

《江上雨寄崔碣》作者为唐朝诗人杜牧。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半平江雨,圆文破蜀罗。 声眠篷底客,寒湿钓来蓑。 暗澹遮山远,空濛著柳多。 此时怀旧恨,相望意如何。 【查看全文】

4 西江怀古阅读答案-杜牧,上吞巴汉控潇湘,怒似连山静镜光

西江怀古 [唐]杜牧 上吞巴汉控潇湘,怒似连山静镜光。 魏帝①缝囊真戏剧,苻坚投棰更荒唐。 千秋钓舸歌明月,万里沙鸥弄夕阳。 范蠡清尘何寂寞,好风唯属往来商。 【注】①魏帝即 【查看全文】

5 题宣州开元寺翻译赏析_题宣州开元寺原文_作者杜牧

《题宣州开元寺》作者为唐朝诗人杜牧。其古诗全文如下: 南朝谢脁城,东吴最深处。 亡国去如鸿,遗寺藏烟坞。 楼飞九十尺,廊环四百柱。 高高下下中,风绕松桂树。 青苔照朱阁 【查看全文】

6 《悲吴王城》阅读答案-杜牧

悲吴王城 杜牧 二月春风江上来,水精波动碎楼台。 吴王宫殿柳含翠,苏小宅房花正开。 解舞细腰何处往,能歌姹女逐谁回。 千秋万古无消息,国作荒原人作灰。 【注】吴王城:三国时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