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过华清宫》绝句(其二)》崔橹《《华清宫》绝句(其一)》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 2023-01-12
《过华清宫》绝句(其二)
【唐】杜牧①
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
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华清宫》绝句(其一)
【唐】崔橹②
草遮回磴绝鸣鸾,云树深深碧殿寒。
明月自来还自去,更无人倚玉阑干。
【注释】①杜牧,唐代诗人,大和二年(828年)中进士,性刚直,不拘小节,不屑逢迎。自负经略之才,诗、文均有盛名。②崔橹,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宣宗大中年间(847年—860年)登进士第,曾做过棣州司马。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两位晚唐诗人的创作不只一次以华清宫为题材,这也从侧面表现出华清宫已成为唐朝由盛转衰历史转折点的见证地。它与“铜雀台”“乌衣巷”一样,都成为怀古诗中的典型意象。
B.杜诗中记录了朝廷使臣到安禄山管辖地渔阳探查消息之事。“黄埃”既描写了探使一路奔波转回长安复命的情景,又象征着叛乱将临的战争之兆。
C.崔诗中的“明月自来还自去”与王安石《桂枝香 金陵怀古》中的“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有异曲同工之妙——自然事物并不体恤人世沧桑。
D.这两首诗的艺术手法各有特点。杜诗在冷静的叙述中不着一字议论,但暗含褒贬态度。崔诗用“更无人倚玉阑干”直抒胸臆,将作者的情绪态度直接展现在读者面前。
(2)请解说第二首诗的三四句。
(3)这两首诗的题材相同,但内容和情感各异,请结合诗句简析。

答案:
(1)D.“崔诗用‘更无人倚玉阑干’直抒胸臆”分析错误。“更无人倚玉阑干”叙中有景,写寒山冷殿中阑干犹在却无人玩赏。人去楼空的寂寥之景蕴涵作者缅怀唐帝国先朝隆盛及感慨现实衰败的感伤情绪,属于间接抒情。
故选:D。
(2)①明月洒清辉,自来自去;玉阑依旧在,无人玩赏。②亘古长存的明月见证了人世的盛衰无常。
(3)①杜诗重在叙史,用华清宫联结“渔阳探使回”和“霓裳千峰上”,以极俭省的笔墨概括了一场重大的历史事变,并揭示出事变发生的原因,有力地鞭挞了统治者骄奢淫逸的生活,借古讽今。②崔诗重在描景,通过对华清宫凋零衰败景象的描写,形象地反映了历史的变迁,流露出对唐朝当年兴盛繁荣的缅怀及时过境迁的伤感哀叹(昔盛今衰、物是人非)。

【解答】
(2)崔诗中“明月自来还自去,更无人倚玉阑干”一句,将明月拟人化,将明月的升降称为自来自去,而阑干仍在,明月仍在,却没有人再来玩赏。这一句将自然的永恒与人生的短暂相对比,自然事物并不体恤人世沧桑,它们只是旁观者,见证了人世的盛衰无常。
(3)在内容上,杜诗通过“数骑渔阳探使回”“霓裳一曲千峰上”都描写了安史之乱前的一段史实,唐玄宗派人探查驻守渔阳的节度使安禄山是否忠诚,探查的使者回来报告安禄山是忠诚可靠的,所以唐玄宗放下心来,一心奢靡享受,宠幸杨贵妃。两句诗篇幅极短,却以极俭省的笔墨概括了一场重大的历史事变,并揭示出事变发生的原因。
而崔诗与杜诗则有不同,作者注重景色的描写。“草遮回磴绝鸣鸾,云树深深碧殿寒”描写了如今华清宫凋零衰败景象,“明月自来还自去,更无人倚玉阑干”则是借描写孤独来去的明月与无人的亭台,突出如今华清宫的冷清景象。
在思想感情上,杜诗中“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写出了当时以唐玄宗为首的统治阶级骄奢淫逸的生活,他们对迫在眉睫的危险视而不见,依然陶醉在奢靡的生活之中。而一个“破”字,运用夸张手法,有力地表现了主题,揭示出中原之破亡实实在在是由统治者无尽无休的沉醉于歌舞造成的。表达了诗人对最高统治者荒淫误国的无比愤慨。
崔诗中没有杜诗中的激愤之情,却多了一份伤感之情。“明月自来还自去,更无人倚玉阑干”明月无情,自生自落,完全没有察觉美人的消失。曾经繁华的华清宫,如今凄凉冷清如此,这一句诗形象地反映了历史的变迁,流露出对唐朝当年兴盛繁荣的缅怀及时过境迁的伤感哀叹。

白话译文:
《过华清宫》绝句(其二)
【唐】杜牧
绿树环绕的新丰一带不时可见黄尘四起,那是前往渔阳的探使返回。他们谎报军情,唐玄宗和杨贵妃仍旧沉溺于歌舞,直至安禄山起兵,中原残破。
《华清宫》绝句(其一)
【唐】崔橹
盘旋的山中小道杂草丛生,再也没有当年皇帝来时御辇上鸾铃的鸣响。被高入云端的树木笼罩起来的皇宫依然一片碧绿,但寒气袭人。
多情明月,自去自来。玉阑纵存,已经无人玩赏。

鉴赏:
《过华清宫》绝句(其二)
【唐】杜牧
唐玄宗时,安禄山兼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后伺机谋反,玄宗却对他十分宠信。皇太子和宰相杨国忠屡屡启奏,方派中使辅璆琳以赐柑为名去探听虚实。璆琳受安禄山厚赂,回来后盛赞他的忠心。玄宗轻信谎言,自此更加高枕无忧,恣情享乐了。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正是描写探使从渔阳经由新丰飞马转回长安的情景。这探使身后扬起的滚滚黄尘,是迷人眼目的的烟幕,又象征着叛乱即将爆发的战争风云。
诗人从安史之乱的纷繁复杂的史事中,只摄取了渔阳探使回的一个场景,是颇具匠心的。它既揭露了安禄山的狡黠,又暴露了玄宗的糊涂,有一石二鸟的妙用。
如果说诗的前两句是表现了空间的转换,那么后两句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则表现了时间的变化。前后四句所表现的内容本来是互相独立的,但经过诗人巧妙的剪接便使之具有互为因果的关系,暗示了两件事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从全篇来看,从渔阳探使回到霓裳千峰上,是以华清宫来联结,衔接得很自然。这样写,不仅以极俭省的.笔墨概括了一场重大的历史事变,更重要的是揭示出事变发生的原因,诗人的构思是很精巧的。
将强烈的讽刺意义以含蓄出之,尤其是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两句,不着一字议论,便将玄宗的耽于享乐、执迷不悟刻画得淋漓尽致。说一曲霓裳可达千峰之上,而且竟能舞破中原,显然这是极度的夸张,是不可能的事,但这样写却并非不合情理。因为轻歌曼舞纵不能直接破中原,中原之破却实实在在是由统治者无尽无休的沉醉于歌舞造成。而且,非这样写不足以形容歌舞之盛,非如此夸张不能表现统治者醉生梦死的程度以及由此产生的国破家亡的严重后果。此外,这两句诗中千峰上同下来所构成的鲜明对照,力重千钧的始字的运用,都无不显示出诗人在遣词造句方面的深厚功力,有力地烘托了主题。正是深刻的思想内容与完美的表现手法,使之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全诗到此戛然而止,更显得余味无穷。

《华清宫》绝句(其一)
【唐】崔橹
写天宝之乱以后华清宫的荒凉景色,而其作意则在于缅怀唐帝国先朝的隆盛,感叹现在的衰败,有很浓重的感伤情绪。
前一首起句写骊山磴道。用石头修得非常工致整齐的回环磴道,也就是当日皇帝来时乘坐御辇经过的地方。御辇既不重来,辇上鸾铃的鸣声也就绝响了。鸣鸾既经绝响,磴道自然也就荒草丛生。次句写山中宫殿。皇帝不来,宫殿当然空着。树木长得更高了,高入云端,故称“云树”,更茂密了,故曰“深深”。被这深深云树包围起来的皇宫,虽然在花卉林木掩映之下,依然呈现一片碧绿,也许还更碧绿了,但由于空着,就充满了寒冷的气氛。只这一“寒”字,就把宫中富贵繁华,珠歌翠舞,锦衣玉食一扫而空。后半转入夜景,写人事更变之后,多情明月,虽然依旧出没其间,但空山寒殿,已经无人玩赏。传说唐玄宗和杨贵妃在天宝十载(751)七月七日夜半在骊山盟誓,“愿世世为夫妇”。诗人想象他们一定也曾如同元稹在《连昌宫词》中所写的“上皇(玄宗)正在望仙楼,太真(杨妃)同凭阑干立”一样,在月光之下,共倚玉石阑干,但现在却只余明月,自去自来,而先帝贵妃,俱归寂寞,玉阑纵存,却更无人倚了。


相关阅读
1 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翻译赏析_作者杜牧

《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作者是唐朝文学家杜牧。其全文古诗如下: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前言】 《山行》是诗人杜牧的一首描写 【查看全文】

2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原文_题宣州开元寺水阁翻译赏析_作者杜牧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作者为唐朝诗人、文学家杜牧。其古诗全文如下: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查看全文】

3 怀钟陵旧游四首(其一)阅读答案-杜牧,一谒征南最少年,虞卿双壁截防④鲜

怀钟陵①旧游四首(其一) 杜牧 一谒征南②最少年,虞卿③双壁截防④鲜。 歌谣千里春长暖,丝管高台月正圆。 玉帐军筹罗俊彦,绛帷⑤环佩立神仙。 陆公⑥余德机云在,如我酬恩合 【查看全文】

4 清明翻译赏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作者是唐朝文学家杜牧。其全文古诗如下: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前言】 《清明》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诗 【查看全文】

5 卜居招书侣翻译赏析_卜居招书侣原文_作者杜牧

《卜居招书侣》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牧。其古诗全文如下: 忆昨未知道,临川每羡鱼。 世途行处见,人事病来疏。 微雨秋栽竹,孤灯夜读书。 怜君亦同志,晚岁傍山居。 【查看全文】

6 村舍燕·汉宫一百四十五翻译赏析_村舍燕·汉宫一百四十五原文_作者杜牧

《村舍燕汉宫一百四十五》作者为唐朝诗人杜牧。其古诗全文如下: 汉宫一百四十五,多下珠帘闭琐窗。 何处营巢夏将半,茅檐烟里语双双。 【查看全文】